在中国历史上,出现了少数几个能统治男人的女人,北魏冯太后就是其中一个。那么她是怎样一步步走上权力的巅峰的呢
北燕皇室之后,沦落为北魏的奴婢。
冯太后的祖父冯宏是北燕最后一个皇帝,北燕被北魏灭了之后,她的父亲投降了北魏,被封为西域郡公,后来牵连一起案件被杀,冯氏被没入宫廷当奴婢。幸好她的姑母冯昭仪对她很是照顾,才不至于过得很艰苦。姑母冯昭仪像母亲一样关爱冯氏,还不忘教她习字念书。冯氏聪明伶俐,学的东西很快就掌握了,并且对宫中的礼仪和宫廷内部的形势及政治态度有很深的理解,为她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才貌双全被立为后。
到了10岁左右的时候,气质非凡的冯氏被当时还是太子的拓跋濬看上,选入太子宫。后来,拓跋濬即位后,是为文成帝,封冯氏为贵人,但一直没有儿子。不过她跟文成帝拓跋濬的感情非常好,在文成帝即位第四年,冯氏就被立为皇后。文成帝很有作为,知人善用,一改往日少数民族政权排斥汉人的做法,当时有大量有才能的汉人被委以重任,这对冯氏日后推行汉制有非常大影响。
文成帝的长子拓跋弘被立为太子,当时还不到两岁,按照北魏“子贵母死”的规矩,拓跋弘的生母李氏被赐死,所以拓跋弘就交给皇后冯氏抚养,冯氏对拓跋弘视如己出,非常疼爱。
公元465年,年仅二十六岁的文成帝去世,拓跋弘即位,是为北魏献文帝,冯氏就被尊为冯太后。
狠心杀子夺权。
拓跋弘虽然是皇帝,但当时只有12岁,还不能处理朝政,由丞相乙浑辅政。乙浑面对孤儿寡母,有想取而代之的想法,虽然冯太后之前没有参与朝政的经验,但收到乙浑有叛乱之心的密报时,果断采取措施,秘密联合其他贵族和朝臣,杀掉乙浑,登上了政治舞台。此后,她宣布由她来临朝称制,把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。
过了几年,拓跋弘长大了,有了处理朝政的能力了,冯太后就归政于献文帝拓跋弘。拓跋弘一亲政,就来个大换血,把冯太后原先的人马都给换了,而且还杀掉冯太后的男宠李奕。这下激怒了冯太后,于是对拓跋弘施加压力,才十八岁的拓跋弘便让位给自己的儿子拓跋宏(也就是后来的孝文帝),自己当上了太上皇,但实际权力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。拓跋弘与冯太后的母子情越来越淡,关系越来越疏远,终于在公元476年,冯太后杀心起了,派人毒死了23岁的太上皇拓跋弘。
辅佐孝文帝。
冯太后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再次掌握政权,这次的她吸取教训,事无巨细全都自己决断,在朝廷上大刀阔斧进行改革。当时的北魏的官员是没有薪俸的,官场贪污成风,她就效仿汉法,实行俸禄制,发给官员俸禄,并规定以后贪污一匹布也是死罪,大大减少了社会的贪污腐败。除此之外,冯太后还推行一系列的汉制,在冯氏的影响下,孝文帝亲政后也大力推行汉制,将北魏逐渐带往一个文明的国度。
冯太后就是这样,一步步登上政治舞台,掌握了最高的权力,是一个很有魄力和政治才能的女人,对北魏的历史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。
北魏冯太后堪称北魏版武则天。冯太后出身北燕王室,北燕灭亡后沦为奴婢,11岁封为文成帝贵人,15岁封皇后,24岁成为皇太后,35岁成为太皇太后,把持北魏朝政20余年,为北魏改革做出重大贡献。
子贵母死 北魏一直遵循子贵母死的制度,而冯太后一生无子。456年,文成帝立后妃李氏之子拓跋弘为太子,为防外戚干政,赐死李氏。冯太后以嫡母身份抚养太子。
诛杀乙浑,临朝称制 465年,文成帝驾崩,太子拓跋弘即位,尊嫡母为皇太后。乙浑把持朝政、肆意屠杀大臣、无视法度、结党营私、意图僭越。冯太后定策诛杀乙浑,稳定朝局;后临朝称制,为稳定北魏政权做出巨大贡献。
逼退献文帝 冯太后临朝称制不到两年就还政于献文帝。此后,冯太后在后宫养男宠,献文帝为此十分不满。其后献文帝借故诛杀冯太后男宠;冯太后忍无可忍,凭借自己的威望逼献文帝退位,不久将献文帝杀害。
改立孙子,再次称制 冯太后逼迫献文帝退位后,立孙子拓跋宏为帝,尊献文帝为太上皇。后因献文帝禅位而不交权,冯太后借故毒杀献文帝。献文帝死后,冯太后再次临朝称制,此后北魏政权完全把握在冯太后手中。
本文由 万年历 整理编辑,转载请注明出处,原文链接:https://m.qncha.com/wannianli/article_1rk5GvaayRAx.html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