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帝王的狩猎并非是帝王凭一时兴趣,想起来就去的,它有明确的时间规定。据《周礼》中记载:君王四季田猎,分别称为春搜、夏苗、秋、冬狩。那这个做为礼仪就被沿袭下来了。
那春搜、夏苗、秋、冬狩有什么说法呢?
春搜:春天是万物生长的时候,那动物也是忙着孕育后代的最佳时期,因此这个时候的田猎,需要去搜一些没有怀孕的动物来猎,那有怀了孕的动物都不能伤害,以保证自然万物生生不息。
夏苗:夏天是谷物生长期,那这个时候打猎,就是狩一些对农作物有害的的动物。
而秋、冬狩则代表丰收,一切动物都在狩猎范围之内。
当然帝王的狩猎并不是说帝王家没野味吃了,就召集大家一起去野外打猎搞野炊。那它更重要的的一个目的是,训练兵马,也就是军事演习。那古时候帝王为了保持士兵的战斗力,常常在狩猎时,进行大型的军事演习,如在战国时期,魏王接到情报,赵国在边境上集结了大批的兵马,可能要对侵入魏国。魏王一听着急,要立马调兵遣将,也要将兵马调到兵境线去,以做防备。眼后一场战争一触即发了。最后,魏公子无忌通过他的“碟纸天眼”得知那是赵王狩猎,这才让魏王松了一口气。可见战国时期的狩猎那主要是为了练兵而用。
当然除了军事演习,狩猎最大的功能就是娱乐了。像唐代宗李世民他总结出了人生三乐:大在丈夫在世,乐事有三:天下太平,家给人足,一乐也;草浅兽肥,以礼畋狩,弓不虚发,箭不妄中,二乐也;六合大同,万方咸庆,张乐高宴,下下欢洽,三乐也。狩猎成为了他人生三大乐之,足以见他对狩猎的热爱。
而唐朝那时,除了固定的由帝王家组织的大型田猎,还有大大小小的自发组织的狩猎。那这也是各王公贵族的检验自家弟子是否优秀的一种重要手段。那如果能在狩猎中表现优秀者,将会得到家族的重用。
所以总得来说,狩猎是集军事、娱乐、甚至宗教礼制为一体的活动,是当时帝王贵族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。
古代帝王的狩猎活动一般选在什么季节
一般是秋季,受儒家学说影响,春夏为万物生发之际,不宜杀生,冬季万物萧杀,但天气太冷,动物也很少活动,也不适合打猎。所以只有秋季。
本文由 历史今天 整理编辑,转载请注明出处,原文链接:https://m.qncha.com/today/article_DlrRyrjVyEYN.html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