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正文

对于老人最好的尽孝是陪伴

2025-07-14 19:51
15人阅读
老人最需要的是金钱还是陪伴?见到这个题目,因为比较简单就想提笔来回答一下。可是,在回答的过程中,怎么回答都回答得不透彻。总觉得,不要问人老了最需要金钱还是陪伴?无论在什么时候问别人最需要的是金钱还是陪伴?回答的应该都是金钱!没有“金钱”很难想象你将如何走过人生或如何拥有陪伴或自身又如何能够成活?于是,这个提问也就变成了...

  老人最需要的是金钱还是陪伴?

  见到这个题目,因为比较简单就想提笔来回答一下。可是,在回答的过程中,怎么回答都回答得不透彻。总觉得,不要问人老了最需要金钱还是陪伴?无论在什么时候问别人最需要的是金钱还是陪伴?回答的应该都是金钱!没有“金钱”很难想象你将如何走过人生或如何拥有陪伴或自身又如何能够成活?于是,这个提问也就变成了没有意义。为了使这个题目有意义或为了便于回答这个提问。在这里为这个提问设一个前提,那就是在基本生活有艰难保障(太多的生活保障也就是变成了有钱人了)的情况下,老人最需要的是金钱还是陪伴?如果是这样我就来尝试的回答回答。

  金钱和陪伴本不该是一个对立的关系,人老了,只要获得这两个关系中的一个或金钱或陪伴,应该都是比较幸运的。当然,“金钱”和“陪伴”两个都能够得到那就是无比的幸福了。但是,这个提问的题目一开始就已经把这两个问题“金钱”和“陪伴”对立起来了,也就是说“金钱”和“陪伴”都在同一层面上,你只能选一个。

  我相信人们都有着不同的看法,有的人会说金钱重要;有的人会说陪伴重要(我们把此处的这个陪伴,定义为婚姻陪伴);有的人会说金钱和陪伴都重要。我不反对,而且还认为他们说得都有他们各自的道理。而我则认为,老人最需要的是什么?应该是以老人自己目前所需求的状况为最需要。在这个以老人自己目前需求的状况中,有身体健康的需求;也有身心健康的需求。身体健康需求大部分是靠金钱来维持的,而身心健康需求大部分是靠陪伴来完成的。

  1、我们先来设想一下:没有钱,只有陪伴。它会出现什么状况?

  人老了,当身体没有出现大问题时,没有钱,只有陪伴。当然,凸显出有陪护的需要。因为,陪伴能够在给老人带来生活上的照顾的同时,也能老人精神上的安慰,促使老人延年益寿。

  人老了,当身体出现大问题(可救)时,没有钱,只有陪伴。因为没有钱,你的“大问题”是不可能得到有效地救治的。假使说,老人的求生欲望比较强烈,这样会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?你一定希望拥有很多钱来挽救或延长他的生命。由于现实没有钱,你看着陪伴着急,陪伴看着你着陪伴着急,两个人备受煎熬,搞不好你还会把形成没有钱的原因迁怒于陪伴。此时的陪伴对于他来说就是多余的,钱才是最需要的;假使说,老人的求生欲望没有那么强烈,能够理解生老病死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自然规律。欣然接受、欣然面对。并且感恩在他人生的最后尽头有人陪伴,他会觉得这是他人生的一个最大的收获。既然死了也此生无憾,他会认为陪伴是最需要的。

  2、我们再来设想一下:有钱,没有陪伴。它会出现什么状况?

  人老了,当身体出现大问题(可救)时,有钱也就有了救治,能够使自己的生命得以康复与延长。此时遗憾的是不是没有人陪伴?其实,只要这个陪伴不是婚姻中的陪伴,用钱是可以“买”到的。当然,直接用钱买很难买到真诚的陪伴,但是,用你人生中一生的智慧加足够多的钱,我相信应该还是能够买到的。人,毕竟是情感动物。再说有钱,还有养老机构或关怀医院,都可以陪伴你走完人生。

  综上所述,因为你问的是老人,而是不年轻人对老人时期的幻想。对于老人而言最需要的是金钱还是陪伴?应该是以老人自己目前所需求的状况为最需要,也就是说是没得选的。如果非要站在独立的“金钱”和“陪伴”之间选一种不可的话,我想还是应该选择金钱。因为,大多数人在生死面前,都会有着强烈的求生欲望。而现实又是非常的骨感,没有过多的诗情画意。

  除非你选择抱着诗情画意的去死,或者你与陪伴之间的情感都已经达到了不能独活的程度。如果是这样的话,那就不是在金钱与陪伴之间进行选择,而是不管有没有金钱,陪伴都一直在你的身边存在,既然存在,我们还有必要去选吗?你说呢?

  个人观点,不到之处请指正。我是【昔日的港湾】职场领域创作者,不一样的视觉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2022.2.23于武汉。

  照片来自于手机自拍

  老人一般是60周岁以上,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认为65岁是分界点。按我国的实际情况45-59岁为初老期,60-79岁为老年期,80岁以上为长寿期。我国男60岁,女55岁退休,平均寿命77.4岁。世卫组织称60-74岁为年轻老年人,75岁以上为老年人。

  一般来说金钱和陪伴都是老人所需要的,特别是那些退休金少或无,病多,单身又不能自理的老人。退休金多、够用,身体、精神状态良好的年轻老年人可以侧重于陪伴。

  老人的需要是根据性别、年龄、个人生活习惯以及经济条件、身体、精神状态的不同随情况变化而有所侧重的,不能机械教条。

  有调查显示对年老后一个人生活感到不安的达81.7%,上了年纪后想在自己家生活的达72.2%,只有8.7%的人愿意去养老院。大多数老人希望自己的儿女能有时间陪伴自己,在物质上要求不高,只求精神关怀,心灵寄托。2/3的老人反映子女忽视了他们的精神需求。我们在做好物质赡养的同时,也别忘了精神赡养,常回家看看,听听老人的唠叨和嘱托,特别是退了休的人更有时间这样。


本文由 全能查 整理编辑,转载请注明出处,原文链接:https://m.qncha.com/article_lPGo8qgVy7Vd.html

热门文章